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中共西安医学院委员会 西安医学院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机构: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3-12   点击数:

2019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一流学院建成为目标,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陕西“追赶超越”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突出政治建设首要地位。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发挥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切实抓好教职医护员工政治学习,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按照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学习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深入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对高等教育的部署要求。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做好学校发展规划。

2.加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做好部署安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推进新媒体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的建设与管理。深化新闻宣传工作,着力提升对外宣传质量和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明校园”,提升学校精神文明水平。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全面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启动舆情监测硬件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加强课堂教学和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把关,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工作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做好督查考核和问责处置工作在对外合作交流中要加强对境外资金和非政府组织资助项目的监管。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完成党支部、党总支换届工作。在样板支部建设基础上,深入开展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持续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积极探索教师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考核的工作机制。完善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探索评议结果应用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规程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拓展党员教育阵地,分级分类全面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在优秀青年教师和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培育党建工作先进典型,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宣传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个人的示范引领作用。

4.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紧抓实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继续抓好“大学习、深调研”活动,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治学兴校能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和“八种本领”“五个过硬”要求,修订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好“三项机制”,调整充实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做好新一轮处级干部换届聘任工作。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建立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方位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规范提醒、函询、诫勉工作要求,对任前廉政对照检查材料严格把关。继续做好各类干部培训工作,扩大学习成果应用效力。完善干部考评机制,突出年度考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结果运用。

5.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深化校院两级党风廉政责任落实和任务分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机制,巩固“巡视整改”和“以案促改”成果。完善纪检监察“三转”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启动巡察试点工作,全面开展风险防控,强化巡察成果运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集中做好“违规收送礼金”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纪律教育,加大线索查办、信访处理和违规违纪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6.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委定期向党外代表人士、离退休干部通报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建议制度。加强与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沟通联系,落实校院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协助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鼓励引导党外人士岗位建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探索搭建统战工作研究交流平台载体,筹备召开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加强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教育,深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配备好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关心少数民族师生成长。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运行机制,发挥师生员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建设未央校区教工之家,进一步发挥教代会职能,形成教代会提案征集常态化模式。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共青团改革要求,制定和推进共青团改革方案实施。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学院党建工作考核内容,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有机融合,推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加强校友联络,启动校友会注册工作,推动校友会建设,完善校友捐赠服务机制。

7.认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继续做好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配强新一轮驻村干部,指导子长县赵家崖堤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葡萄种植产业健康发展。统筹学校与附属医院资源,大力推进省级“双百工程”扶贫工作,抓好镇安县农特产品进校园和育婴师就业技术培训,落实与盘龙制药集团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争取实现成果转换。继续协调推进党外人士智力帮扶工作。创新形式,主动下沉,做好困难学生指导帮扶工作,逐步扩大“精准家访”覆盖面,深入推进“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和“万名学子扶千村”社会实践扶贫攻坚专项活动,不断提升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水平。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8.加强人才培养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按照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改革“9个坚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 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印发的“新高教40条”,全面做好人才培养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坚持走以医为主、医管理文相结合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升质量为主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本为本”,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师评价体系。推进课程改革,优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构,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推行形成性、过程性、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开展“课堂创新行动计划”和“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课堂质量评价机制,推出示范课程,形成学校品牌特色深化学年学分制改革。增强教学改革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应用性,提升教改立项工作水平。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奖和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上有所突破。

10.全力以赴做好临床专业认证及“双一流”建设工作。夯实工作责任和建设任务,完成临床专业认证专家进校验收工作,确保高质量通过。扎实开展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做好目标任务检查考核。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研究制定专业动态调整与考核机制,做好新专业申报和各专业内涵建设,确保专业质量稳中有升。突出优势特色专业,做好全科医学专业师资培训和全科医师年会办会工作,承办西北医学教育联盟第三届教学竞赛,扩大交流和影响。再遴选2—3个专业作为新一轮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为培育成省级“一流专业”做准备。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实施各类卓越教育培养计划。做好课程负责人队伍建设,力争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优势专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强实践教学基地机制建设和考核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基地质量标准评估研判,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1.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学分认定和导师制建设,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扩大师生参与的覆盖面,提高项目申报和完成的质量。利用好国家创新创业政策资源,支持和组织师生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赛事,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争创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2.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做好研究生学位委员会章程、导师遴选、学位评定办法、资助体系建设等制度的修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建立与职业资格标准衔接的职业能力量化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研究生形成性评价体系。切实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和管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与校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

13.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育人环境文化品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品牌建设。统筹推进“三全育人一体化工程”,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的全课程共同发力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组织申报教育部“十大育人项目”。深化“五进公寓”及“5+1”S公寓管理内涵质量,将心理育人与资助育人融入公寓管理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易班建设,丰富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畅通各学院辅导员及学生管理干部交流渠道,提高育人工作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培育申报陕西省思想政治教育示范课程和高校辅导员精品工作室。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陕西红色文化、医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活动中,继续打造“两季两节一典礼”校园品牌活动。积极培育和弘扬西医文化,启动新一轮校史编撰工作,开展档案利用研究,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教育作用。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形成系统、显性的校园文化成果。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围绕纪念建团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医学伦理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在弘德馆基础上建设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14.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校本部及附属医院各项优质资源,稳步推进成人学历教育。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加快网络资源课程建设,强化校外教学点的规范化管理。扩大社会影响,优化招生举措,拓宽招生渠道,争取优质生源。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质量控制,做好我省全科医学培训和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15.抓好招生就业工作。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进入一本招生,进一步巩固本科录取分数线在陕西省属高校的领先地位。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建立健全研究生考试招生机制,争取达到200人。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继续推进知名校友讲座。加强就业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渠道,优化就业精准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好困难群体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帮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持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三、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16.优化学科布局体系。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学科建设现状,以优化办学特色、强化学科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优化学科结构、统筹学科布局,促进差异发展,启动第四轮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坚持需求导向,瞄准国际前沿,对标国内一流,做大做强临床医学传统优势学科。强化协同创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围绕医患关系、大众健康管理模式、分级诊疗政策,探索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有效融合。整合医学人文学科资源,构建西医特色医学人文体系。分析学科建设绩效,完善学科评估体系,实施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学科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7.推进硕士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加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学位授予点内涵建设,建立学位授予学科整合、协同、共享机制,凝练学科方向和学科特色,以导师为核心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提升学位授予学科整体水平。对标学位授予点评估指标,做好政策调研和方案制定,完成硕士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验收工作,启动硕士授予单位申报工作。

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服务品质

18.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政策,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以科研团队为立足点积蓄新能量,加强创新团队、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考核验收和绩效评估。落实学校科技大会精神,加大重大项目申报和重大成果培育力度,国家级项目达到10项以上,省级成果奖不少于3项,鼓励人文社科研究,力争国际合作项目有所突破。整合科技资助项目,完善资助结构,启动新一轮的科技资助计划。诚邀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人员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学校学术交流水平。

19.增强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积极搭建校地、校企、校校等各层次的合作平台,重点拓展横向项目到账金额,鼓励科技人员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开展横向科技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申报专利的开发、转化、应用,在上年度基础上增长20%以上,力争使一批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基础与临床学科深度融合,以心脑血管疾病、肥胖与代谢病等疾病防治领域为研究重点,积极进行研究转化和技术创新,提高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水平。根据国家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和服务体系。

五、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20.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领军人才聚集、创新团队建设、拔尖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储备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人才工作新制度、新办法,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用好“人才振兴计划”,强化学院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采取“一人一策”办法,力争在“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上取得突破。完善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方案,切实加强引进人才的服务和管理。组织开展好“杰青培育计划”“优青培育计划”“省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加快海内外优秀青年博士录用工作。

21.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加快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健全教师终身学习培训体系,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开展分类培训教育,继续做好骨干教师赴名校培训、赴国外研修和从事博士后科研、访学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加强实验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深化职称晋升制度改革,克服“五唯”倾向,加大向教学一线倾斜力度。完善督导体制机制,加强督导评估队伍建设。

2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按照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师德标兵推荐申报工作。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个人信用档案,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推动学校职业道德建设考核办法面向全体教职员工考核覆盖,加强正确舆论导向,集中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形成全员育人氛围。

六、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23.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以章程为统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细化相关实施办法。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学术治理。强化调查研究和政策研究,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切实提出解决办法,在全校形成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强化落实的工作氛围。全面推开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公平监督。

24.深化管理服务体系改革。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着力破解学科专业设置、岗位聘用管理、教师职称评审、薪酬分配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内部治理和优化服务等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构建权责利相统一的校院管理体制,建立“依靠学院办大学”的管理体系,有效发挥学院办学主体作用,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探索学院二级单位科级干部管理办法。加强学校重大决策部署的督办工作,组织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检查和年度责任目标绩效考核评价,逐步形成目标责任、督查推进、考核奖惩的工作体系。

25.深化人事管理及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学校岗位聘用实施办法,科学调整岗位设置,合理制定聘用条件,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做好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深化校内分配体系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全体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活力。

26.提高财务和经济运营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编制的严肃性,着眼学校发展需要和事业计划,统筹安排收支平衡。集中财力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督,逐步建立项目安排有目标、项目实施有监控、项目结束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执行力,加强专项论证和管理,扩大业务归口单位经费预算使用自主权,认真评价项目的必要性、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金额的合理性。规范教学、科研项目经费审批环节,全面推进财务报销信息化建设。“保基本、保运转、保重点”为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申请中财项目,保障重点领域建设,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发挥审计效用,做好基建和修缮工程等审计工作。持续做好二级单位负责人任中和届满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招投标管理,推进采购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做好资产建账、核实、处置等工作。制定车改管理实施细则,推动公车改革。

    27.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开放发展重要机遇,全面深化、拓展医药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争取新增2-3所友好合作院校或机构。落实我校与国外院校签订的各项合作协议,探索开展护理与儿科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继续选派教师赴国(境)外访学、进修、交流学习。推出更多的寒暑期短期游学项目,鼓励学生利用寒暑期出国开展访学活动。积极探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制定招收留学生教育实施方案。

七、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

28.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化应用和综合数据平台搭建,制定智慧校园数据融合共享统一标准,做好系统建设运行保障和技术支持。加快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优化各项管理工作流程,提升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教务系统升级,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加快智慧教室、数字图书馆和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撑完善校园“一卡通”实施方案,加强校内统筹协调,积极协商投资银行,推动一卡通建设和卡务中心建设。

29.加快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加快未央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建设,于秋季开学前交付使用。完成校医院暨未央湖-医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完成体育场塑胶跑道更换和基础设施修缮工作。推进科技楼项目立项,力争尽早施工。加强实验室规划建设,不断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率启动含光校区、高新校区综合运用调研工作。

30.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办学育人环境,启动校园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推进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应用,展示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继续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继续推动后勤外包管理改革,提升管理服务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开展艾滋病防控干预,规范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坚持把做好民生工作,把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大事和要事来抓,启动教师公寓2期建设和教师子女入托、入学问题相关调研工作。持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快未央校区教师公寓楼配套服务设施和活动中心建设,妥善处理后续质量问题。开展未央校区4号学生公寓楼和学生食堂一层改造工程,为已改造过的学生公寓楼安装空调。

31.全力维护校园安全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完善责任体系、防控体系、教育体系,健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定期安全隐患检查排查和重大风险评估化解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校园安全稳定形势分析及风险评估会,强化季度研判评估、节点研判评估、专题研判评估,综合分析,健全工作台账,及时化解风险。切实加强实验室、交通、食品、消防、危化品管理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完成未央校区消防系统水路管网维修改造工程和车辆管理系统建设。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完善校园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持续开展好民族、宗教工作,防范极端宗教渗透。加强防范校园贷教育,持续开展反恐怖防范工作教育和检查。完善保密防范工作机制,确保无泄密事件发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好网络安全责任制。

八、促进附属医院发展,服务“健康陕西”建设

32.推进校院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校本部与附属医院资源共享机制,理顺临床类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在第一附属医院设置第一临床医学院,平稳实现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系改革与大临床建设。促进教医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把立德树人和医学人才培养作为重大使命,正确处理好教学、医疗、科研的关系。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直属附属医院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33.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附属宝鸡医院为试点,完成医院章程、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的制定,逐步向其他直属附属医院推开。借助国企医院剥离划转社会的机会,再接收1-2所条件较好的三级医院作为直属附属医院,并协调做好现有直属附属医院接收分院工作。逐步提升新接收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对直属附属医院领导班子和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

34.完成附属医院发展建设任务。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宝鸡医院要配合学校全力做好临床专业认证工作,保证高质量通过。支持直属附属医院走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和结盟发展之路,提升诊疗能力和健康服务水平。第一附属医院要以JCI认证为抓手,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推进人文品牌医院建设,加快医疗科技综合楼建设项目。第二附属医院要以晋升三甲医院为契机,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升医疗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年内启动综合大楼建设。附属宝鸡医院要以建设三级综合医院为抓手,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完善教学条件,加快向合格教学医院转型。附属汉江医院要遴选2-3个重点学科,在第二附属医院和附属宝鸡医院的帮扶下加强专科专病建设。

35.提升服务“健康陕西”的能力与水平。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进与培养,优化医疗设备配备,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不断提高直属附属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和临床教学中心建设水平。强化龙头引领和示范效应,组建多种形式医联体,不断推进医疗服务优势资源下沉基层,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整体提高。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履行公立医院公益职责,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做好医疗扶贫工作。

版权所有:西安医学院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